2007年3月24日 星期六

財務策劃:資本主義下福利商品化的產物

本文已於第2期《Meta Global:金錢之本》刊登


財務策劃(Financial Planning)是香港近年冒起最快的行業。財務策劃顧問一般會先了解客戶的個人及家庭財務狀況,才提出意見及切合需要的產品,以達成客戶的財務目標。情況跟醫生先診斷,再開出合適的藥方一樣。所以,財務策劃顧問的角色可以說是客戶的個人財務醫生。總的來說,財務策劃顧問凡會為客戶於風險管理、目標儲蓄及投資、貸款、退休、稅務等四個範疇上作規劃。這個職業很明顯要對市場、課稅等資本主義產物有一定的認識。而且,這種有關個人理財的行業,必定要在私有產權得以確保的社會下才得以生存。可見財策行業與資本主義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從業務上看,財務策劃屬於金融業務,是香港由強調理性計算、低成本、準時交貨的「工業資本主義」,轉型至從事證券交易、買賣金錢的「金融資本主義」後才出現的行業。當一個地方的金融資本主義發展得愈完善,財務策劃行業就愈興盛。事實上,證監會近年不斷引入多元化的金融產品,由傳統的股票、期權及認股證,到現在的牛熊證、保本基金、股票掛鈎票據(ELN)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使投資者更自由及更有選擇地運用資金。此外,中央政府落實「認可的本地機構投資者」(QDII)的機制更優化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這令財策行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個行業裡工作,使我對資本主義又有一番認知。著要從香港財策行業的專業化發展及工作性質去認知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這可以變成一篇篇幅很長的大學論文。我倒想從社會層面剖析這個行業最流行的兩個範疇﹝風險管理及退休管理﹞與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福利制度的關係,從而認知資本主義。

什麼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沒有一個準確定義。實際上是泛指一切由以私有產權主導的自由市場內的經濟活動。總括來說,資本主義即是強調私有產權、經濟自由及價格機制的一個經濟制度。然而,有不少學者對這個對這個制度有著不同層面的詮釋及批判。最經典的,必然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下資本家是私有制的最大得益者,而高度分工的生產模式會使自由自在的個體奴役化。資本家與受奴役的工人的對立階級日益簡單化。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即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他主張無產階級透過暴力革命,以推翻資產階級及資本主義,從中把自己解放出來。

然而,《共產黨宣言》發表至今己經158年了。資本主義依然健在,世界上的共產政權亦所剩無幾。為什麼呢?

兩種資本主義
或者是《共產黨宣言》的出現警醒了為政者。又或者是馬克思過度把階級鬥爭二元化,忽略了政府的角色。在政治經濟學派來說,資本主義制度得以健在,實有賴於政府的社會政策。James O’Connor及Ian Gough等政治經濟學者強調社會政策有助於資本累積和社會控制,有利資本家的長遠利益,使資本主義得以繼續運作。

法國學者Michel Albert於其著作《Capitalisme contre capitalisme》中,把現今的資本主義分為兩種模式:萊茵模式﹝即北歐模式的社會資本主義﹞及新美國模式﹝英美模式的企業資本主義﹞。

萊茵模式強調集體成果,注重合作精神,關心長遠利益,是一個既講求公平又有效率的社會。當中以德國作為典範。在經濟方面,德國的金融體制以銀行為主,銀行與企業間有普密切和長遠的關係,它們大多會交叉互控股。企業融資主要依靠累積自有資金,較少借貸或集資。金融產品亦較單調,市場投機成份少,企業的管理階層可以埋首於長遠的研究發展。此外,勞資關係緊密,大企業員工有參與公司決策的機制,企業與員工有著共同的利益。

在社會方面,福利制度來自高稅率的支持。完善的福利制度使國民有生活保障,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負擔過重,貧富差縮窄。德國的醫療保險制保障了大部份的勞工,公共醫療仍起著極大作用.社會建立起‘共同責任’的價值觀念,使各方面都自我克制,避免福利被濫用。此外,德國退休制度完善,退休金的來源乃政府支出80%,雇主與勞工強制各撥薪資的10%。2005年國民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高達64%(退休後月領退休金占退休前月薪的比率),位於專家公認的60~70%合理水準範圍內。

可見於萊茵模式下,政府政策在經濟上極力建構共責精神,使勞資和諧。在福利層面上,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於社會福利上,有利穩定社會,捍衛了這種模式的資本主義。可是,高福利使國家和企業負擔過重,迫使施羅德政府於2003年初推出《2010年議程》,在這些領域推行改革,主要是提高退休年齡及鼓勵就業。

從德國的例子看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明顯地不屬於著重長遠發展和尋求社會平等的萊茵模式。事實上,香港較接近新美國模式。這種模式鼓吹揮霍地消費,企業只追求短期利益,股市充滿著投機炒賣。此外資本的自由流通能使資源獲得最佳的配置,因此資金應該少放在銀行,多多投入股市。

社會福利方面,新美國模式把窮人與社會福利制度視為社會的「負擔」,應該提供越少越好。然而,現在香港的資本主義經濟有四個特點:平衡的預算、低稅政策、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政府開支應佔本地生產總值中較細的比例。這種減低稅收及福利開支以吸引投資者的「小政府,大市場」政策,怎樣有助於資本累積及加強社會控制呢?

「用者自付」與財務策劃

香港政府一方面為缺乏經濟能力的低收入人士提供基本福利保障,一方面打出「用者自付」的旗號,把社會福利商品化,鼓勵市民自力更生,並因應自己能力於社會上挑選自己經濟上可負擔的福利商品。

在「用者自負」的前提下,市民未必能直接支付昂貴的福利商品費用。此外,強積金實施以來的回報表現乏善足陳,在「低息年代」下,市民亦知道一般活期或定期儲蓄,未足以增加自己的退休儲蓄。在這些因素下,財策行業可提供的一些風險管理及退休管理產品,正合市場需要。

事實上,醫學昌明使人類壽命延長,市民不怕早死(die too soon),最怕長命(live too long)。因為醫療費用日益高昂,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下,醫療亦被商品化。人們因應自己的經濟條件到市場揀選自己經濟上可負擔的醫療質素。可是,即使是公立醫院,也被醫管局的建議住院費加價四倍,急症室收費加三倍。在政府的醫療融資尚未落實,不少市民已透過財務顧問購買醫療保險。

保險是財務策劃行業轉營前最傳統的業務。它是一種風險轉移的機制,透過徵收保費,把潛在的財務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那些中收入或仍有一些負擔能力的底收入階層,可透過購買透過醫療保險,繳交相對少額保費,在有需要時獲得私家醫院較高質素的治療。

退休規劃方面,大部份的財務策劃顧問皆考取了強積金中介人牌照,開拓強積金業務。然而,政府在推行強積金計劃前已說明此計劃大致可支付市民退休後三分之一的開支。此外,直至2005年中,強積金的年度化回報只有大約4%。不用任何算式已知道,單靠強積金根本不能真正保障到退休以後的生活。所以市民亦漸漸意識到退休的重要性,紛紛透過高儲蓄成份的壽險或月供基金計劃籌謀退休,致使退休策劃成為最近財策行業的「主打」業務。

這種「用者自付」原則使社會福利商品化。社會政策不以福利為中心,政府提供福利的角色開始淡化,福利私有化更成為政府退出市場的相應手段。政府的角色轉移集中於改善法制,締造更佳的營商環境﹝尤其是金融市場﹞。然而,這種福利私有化卻有助於私營提供者﹝如:私家醫院、私校、保險公司、銀行、地產商等﹞的資本累積。

從社會層面剖析財務策劃行業與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福利制度的關係,從而認知資本主義。可見,香港式的資本主義模式過於著重於以自由市場解決問題,以社會達爾文論的思維,鼓吹自力更生,自己向自己負責,從而打出「用者自付」的旗號。除了缺乏經濟能力的低收入人士提供基本福利保障外,其餘的市民要因應自己能力於社會上挑選自己經濟上可負擔的福利商品。這種環境下,市民對自己的理財、醫療費用及退休規劃更為關心,成為財務策劃行業近年冒起的其中一個因素。

新青年與社會流動:大學擴招的問題

作品已於第2期《Meta China:新青年》刊登


在社會科學中,有一個詞彙為「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社會流動指在社會階梯(Social Ladder)上由一個社經位置(Socio-economic Position)轉移至另一個社經位置的過程。社會流動的其中一種類型叫作「上向流動」(Upward Mobility),即由較低的社經位置上調至較高的社會位置。教育向來被視為上向流動的一種工具。不少學生寒窗苦讀,就是希望透過教育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亦即提升自己的經濟價值。他們深信上大學、獲得更多文憑,可使他們更容易找到高薪的工作,從而提升自己的社經地位。姑勿論以這種心態看待教育正確與否,以近來國內大學生就業狀況來看,透過教育達至上向流動並非必然的現象。

中國貴為環球投資界所看好的「金磚四國」(BRIC)之一﹝其餘三國為巴西、印度及俄羅斯﹞,其經濟潛力無容置疑。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高學歷及專業人才。早在1999年,我國實行「高等教育產業化」,大學學額擴大﹝國內稱為「大學擴招」﹞成為政策的主要一環。大學學額由1999年的159萬個激增至2005年的 475個。一時間,「高校園區」、「大學城」等紛紛聳立起來。許多高等學院亦紛紛升格為大學,某某郵電大學、某某外語大學等名目大量湧現。可是,這種「高等教育大躍進」的擴招政策推行過快,衍生了許多弊病,不但無法達成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還造成大批大學畢業生的失業潮。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413萬人,而全國對畢業生需求預計為166.5萬人,所以預計60%的畢業生可能會失業。教育部負責人亦勸告大學生應以「普通勞動者」為就業定位。

除了供過於求外,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內產能過剩、宏觀調控、企業改制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使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雪上加霜。據國內媒體統計,2005年的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為1588元人民幣。而廣州亦有公司在招聘會上打出「月薪五百招聘本科生」的橫幅。事實上,500元人民幣已低於當時廣州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了。此外,亦有不少企業開出無薪金的「實習生」的崗位,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唯有以「零薪水」打工,指望日後會被該企業錄用。這樣的情況,怎可指望莘莘學子透過教育達至上向流動?

大學生可以「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定位,但他們的學費並不普通呢。在中國西部,不少貧農受「讀書改變全家命運」的思想影響,不惜透支家庭後幾十年的收入供子女上大學。大學學費成了西部貧農們人生中最大的也是惟一的巨額投資。據中國教育部調查發現,一名大學生四年學費最少需要兩萬八千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個貧困縣農民三十五年的收入。這個「畢業即失業」的現實,不但打破了貧農們改變自己經濟環境的夢,更使兩代人深陷於債務之中。雖然國家著力於西部大開發,可是近年開發停滯不前。在青海市,餛飩店、足浴房等用人單位在招聘會上招大學生,其職位竟是餃子師傅、點餐員和傳菜工等月薪只有約400元的職位。這些西部貧困地區的家庭,原以為送一個孩子上大學可以改變家庭命運,但最終卻使這些農村貧困家庭更加貧困。因此出現了大學越擴招,西部貧困地區的大學生越多,西部地方經濟越貧窮的現象。就這樣,使國內的貧富懸殊更加惡化。

由於大學文憑的經濟效益有限,做不到上向流動。不少大學生遂尋找其他否賺快錢的渠道。有些大學生四出向朋友、親人借貸,投身傳銷行業,最後落入了騙子的圈套,落得一身欠債的下場。此外,女大學生中,亦興起了「讀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討論。內地一間公司聘用了74名重慶女大學生,她們透過互聯網視訊陪人聊天,月收入最高可達5000元人民幣。這種種的現象,都在鼓吹著「讀書無用」。這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經濟發展及環球競爭力極為不利。

香港理財業的吊詭

作品已於第三期《Meta-global:朝7晚11》刊登


觀塘、銅鑼灣、中環,不斷的會見客戶,忙得不可開交。所有會面雖然結束,今天的工作卻未完成。我仍要趕回尖沙咀的辦公室,根據剛才客戶的資料,為他們作分析及制訂理財計劃。我跳進地鐵車廂,急忙用手機瀏覽財經新聞。頃刻,一位女子向我打招呼。凝視數秒,我才認出她是我的舊同學。彼此寒暄幾句,交換了名片。看到了我的名片,她第一個反應﹝也是我見得最多的反應﹞:「哦!你是做保險的」。

財務策劃的能力建設及專業化
沒錯!從香港保險業的發展來說,財策概念確是給了保險業一個轉型的機會。經過轉型,保險成為了財務策劃的一部分。財務策劃從業員多被稱為理財顧問(Financial Planner),其角色好比醫生診症開藥方一樣,透過了解客戶的個人及家庭財務狀況,建議出合適的計劃,以達成客戶的財務目標。

隨著這一行業急速發展,從業員人數不斷增加,競爭愈見白熱化。為了突圍而出,有些理財顧問除了接受公司的訓練外,也會獲取其他金融業的相關資格﹝如:強積金中介人牌照及證監會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等﹞以擴大業務範圍。經過這樣的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這些理財顧問不單為個人客戶於風險管理、儲蓄、貸款、退休計劃、稅務及遺產等範疇上籌謀,亦能於強積金、僱傭福利、企業風險管理上為公司客戶作規劃。

市民對理財策劃的需求龐大,保險公司、銀行、證券行及獨立理財顧問公司的從業員均冠以理財顧問的銜頭,蔚然成風,導致理財顧問質素良莠不齊。面對這種情況,不少行內人都意識到財務策劃業的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Planning)將日漸加快,於是自發考取註冊財務策劃師(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 RFP)及認可財務策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CFP)等國際認可的專業認證。專業認證及能力建設進一步深化了財策行業的專業化,使其專業地位將會如律師、醫生一樣,有著一套已確立的專業制度(Established Profession)。

香港理財業的吊詭
在美國,理財顧問是一份很受尊重及很理想的職業。美國的註冊財務策劃師(RFP)年均收入與哈佛MBA的平均年薪相當。2001年,《美國職業評級年鑒》(Jobs Rated Almanac)評定理財顧問為「全美最佳職業」(The Best Job in America)。此外,今年四月,理財顧問亦於美國《Money》雜誌公布的十大絕佳職業中排名第三。然而,香港財策行業的現狀,卻不太令人滿意。理財顧問的專業操守常受質疑,其受尊重程度亦遠低於社工、醫生及律師等專業。歸根究底,這是個現象是因為其佣金收入制度所致。
在歐美,理財顧問的收入是按會見客戶時間的長短、作出理財規劃及撰寫計劃書來訂定。譬如:一個認可財務策劃師(CFP)會見客戶的顧問費是每小時100美元,並按每個計劃製訂收費﹝一個全面理財計劃約700美元﹞。他們獲取固定收費,保持著中立的角色。

然而,香港的理財顧問主要是佣金制,收入主要來自銷售理財產品的佣金。從業員靠銷售產品來糊口,專業的財務分析及規劃卻是免費的。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使香港的理財顧問於制度上失去了中立性,致使未能擺脫推銷員的影子,專業的顧問形象仍被質疑。事實上,這種制度使得部份從業員傾向推銷高佣金及不合適的產品於客戶,進一步破壞了此行業的形象,也令專業化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即使是標榜中立的獨立理財顧問(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 IFA)也是採用佣金制,難以保證他們的中立性。所以,從業員要靠自己的職業操守來建立專業形象。當然,保險業監督及三個自律監管機構﹝即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及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亦負責著監管從業員的操守。

香港的理財顧問:創業管理人
佣金制雖對理財顧問的專業形象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卻有利於他們事業上的發展。在多勞多得的佣金制度下,理財顧問的收入可以是無上限的。香港的理財顧問大都是自顧性質,他們實際上是創業,打理著自己的生意。而且,保險公司、獨立理財顧問及銀行均為理財顧問提供晉升階梯。達到了設定的銷售數量、所收保費或佣金後,理財顧問可選擇晉升為經理,招募新晉從業員,建立自己的銷售團隊。所以香港的理財顧問除了要具備財經知識、客戶服務管理及銷售技巧外,晉升後還要具有良好的團隊管理技巧﹝包括培訓及激勵技巧﹞。香港的理財顧問,實際是一個創業管理人。

跟舊同學道別,回到辦公室完成了餘下的工作。從辦公室眺望維港對岸的摩天大樓,樓頂幾乎全是金融機構﹝銀行及保險公司﹞五光十色的廣告燈箱,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